中药大全网
快速导航

海萝的功效与作用

拼音

Hǎi Luó

别名

鹿角菜鹿角、猴葵、纶、赤菜、牛毛菜、毛毛菜、红菜、胶菜、红毛菜、石花菜

出处

1.《食性本草》鹿角菜条载:“出海州,登、莱、沂、密州并有。”2.《品汇精要》始载其形态:“鹿角菜,茎长二三寸,红紫色,生海中石上,其茎中空而多歧,形类鹿角,故以名之。海人采鬻以作蔬茹,今笔家煮以制笔,盖取其粘滑而不散乱也。”3.《纲目》亦载:“鹿角菜,生东南海中石崖间。长三四寸,大如线,分丫如鹿角状,紫黄色。土人采曝,货为海错,以水洗拌,则胀起如新,味极滑美。若久浸则化如胶状,女人用以梳发,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 科(内枝藻科)植物海萝及鹿角海萝的藻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loiopeltis furcata(Post.et Rupr.)J.Ag.;Gloiopeltis tenax(Turn.)J.Ag.

采收和储藏:东海夏季,南海春季,渤海、黄海夏、秋季采收,去除杂质,洗净晒干。

原形态

1.海萝 藻体紫红色,黄褐色至褐色,软革质,干后韧,高4-10cm,可达15cm,丛生,主枝短,圆柱形或亚圆柱形,宽约4mm,不规则二叉分枝,于分枝处常缢缩。内部组织疏松或中空,故藻体有时扁塌,细胞壁外层为海萝胶,内层为纤维素。四分孢子囊散在皮层中,十字形分裂,成熟的囊果圆球形或半球形,很小,突生体表,密布于藻体上。固着器盘状。

2.鹿角海萝 藻体紫红色,软革质,高5-12cm;丛生,初生枝圆柱形,其后渐扁,宽约1-4mm,不规则二叉分枝,在分枝处不缢缩,枝端常尖细,弯曲似鹿角形。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,囊果膨起呈半球形。

生境分部

生态环境:1.生于中潮带和高潮带下部的岩石上。

2.生于中、高潮带岩石上。

资源分布:1. 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台湾等沿海。

2.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沿海。

性状

性状鉴别 (1)海萝 藻体紫红色或紫褐色,丛生,长4-8cm,软革质。基部有圆盘状假根。主枝圆柱形,有不规则的叉状分枝,基部常缢缩。老枝中空。气腥,味咸。

(2)鹿角海萝 主枝下部扁圆柱形,上部扁平。叉状分枝2-3次,枝端尖而弯曲,形似鹿角。

化学成分

1.海萝 含大量的微量元素。粘液内含琼脂二糖二甲基缩醛(agarobiose dimethyl acetal),甲基半乳糖甙(methyl D-galactoside),甲基木糖甙(methyl D-xyloside),3,6-脱水半乳糖二甲基缩醛(3,6-anhydro-L-galactosedimethyl acetal),D-半乳糖(D-galactose),以及由半乳糖、木糖(xylose)等组成的硫酸多糖(sulfate polysaccharide)及牛磺酸(taurine),D-天冬氨酸(D-aspartic acid)。

2.鹿角海萝 含链烷烃(alkane),脂肪酸甲酯(fatty acid methyl ester)和甾醇(sterol)。

性味

咸;寒

归经

肺;脾;大肠经

功能主治

清热;消食;祛风除湿;软坚化痰。主劳热;骨蒸;泄泻;痢疾;风湿痹痛;咳嗽;瘿瘤;痔疾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3-9g;或浸

注意

1.《养生要集》:“食之动嗽。”2.《食疗本草》:“丈夫不可久食,发痼疾,损腰肾经络血气,令人脚冷痹,少颜色。”

复方

《南越志》:“猴葵一名鹿角,盖鹿角以形名,猴葵因其性滑也。”

摘录

《中华本草》

按名称首字母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