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Liǎnɡ Miàn Cì
别名
白马刺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两面刺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rsium chlorolepis Perak ex Hand.-Mazz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连根采挖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两面刺 多年生草本,高30-100cm。茎直立,分枝,全部茎枝被稠密的多细胞长节毛及短糙毛兼被稀疏蛛丝毛,上部及接近头状花序下部的蛛丝毛稠密,绒毛状。中下部茎叶披针形、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羽状半裂、浅裂或几全裂,无柄或基部耳状扩大半抱茎;侧裂片5-8对,中部侧裂片较大,向上和向下的侧裂片渐小,全部侧裂片半椭圆形、半长椭圆形或卵形,通常作等磊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2全裂,而使整个叶片呈现二回羽状分裂状态,或侧裂片基部两侧各有1个三角状刺齿,有时基部侧裂片呈针刺状;全部叶末回侧裂片或侧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,先端或刺齿先端急尖,有长5-7mm的针刺,裂片先端或齿缘有缘毛关短针刺,上部茎叶渐小,与中下部茎叶同形并等样分裂;全部叶质地坚硬,两面同色,绿色或黄绿色,两面有针刺,上面针刺稠密,长1-2mm,下面针刺稀疏,长不足1mm。头状花序下垂或下倾,总状或伞房花序式排列;总苞宽钟状,无毛或被稀疏蛛丝毛,直径3.5-4cm;总苞片7-8层,近等工向内层稍渐长,披针状钻形,长13-18mm,背面有刺毛,最内层长约2.3cm,先端膜质,渐尖;花红紫色,花冠长约2cm,不等5浅裂,细管部长约1cm。瘦果楔状披针形,淡黄色,长约4mm,宽约2mm,先端栽形;冠毛浅褐色,多层,基部联合成环,整体脱落,冠毛刚毛长羽毛状,长达2cm,先端纺锤状扩大。花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部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及林缘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及云南等地。
性状
性状鉴别:根呈纺锤形,簇生于根茎上,长约20cm,直径0.6-2cm。外皮黄色,略有皱纹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白色,略呈粉质。气特异,味苦微甜。 以粗壮、无须根及芦头者为佳。
显微鉴别:与大蓟很近似,不同者:内皮层外侧的分泌腔较少,直径107-150μm。韧皮纤维成层排列,木化;木质部较发达。
化学成分
根含5-羟甲基-2-呋喃甲醛(5-hydroxymethyl-2-furancarboxaldehyde),5-甲氧基甲基-2-呋喃甲醛(5-methoxy-methyl-2-furancarboxaldehyde),鸡脚刺醛(circisumaldehyde)和鸡脚刺甙(cirsiumoside)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痢疾;胃痛;吐血;吃力血;月经过多;尿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