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药大辞典》:莎草
拼音
Suō Cǎo
别名
莎随(《大戴礼记》),侯莎(《尔雅》),地毛(《广雅》),山莎(《纂文》),回头青(《清异录》),香头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野韭菜,猪荸荠、隔夜抽、地韭姜(《浙江中药手册,),地沟草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小三棱、米珠子、绍缩草(《江苏植药志》),地贯草、猪鬃草、地糕草(《广西中药志》),吊马棕(《湖南药物志》),土香草(《泉州本草》)。
出处
《别录》
来源
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茎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匍匐根茎长,先端具肥大纺锤形的块茎,外皮紫褐色,有棕毛或黑褐色的毛状物。茎高15~95厘米,锐三棱形,基部呈块茎状。叶窄线形,短于秆,宽2~5毫米;鞘棕色,常裂成纤维状。叶状苞片2~5;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,辐射枝3~10:穗状花序轮廓为陀螺形;小穗3~10,线形,长1~3厘米,具花8~28朵:小穗轴具较宽的、白色透明的翅;鳞片覆瓦状排列,膜质,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约3毫米,中间绿色,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,具脉5~7条;雄蕊3,药线形;花柱长,柱头3。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。花果期5~11月。
本植物的根茎(香附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部
生于田野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功能主治
行气,开郁,祛风。治胸闷不舒,皮肤风痒,痈肿。
①《履巉岩木草》:"治皮肤瘙痒,遍体生风。"
②《纲目》:"煎饮散气郁,利胸膈,降痰热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痈疽肿毒:鲜莎草洗净,捣烂敷患处。(《泉州木草》)
②治水肿、小便短少:鲜莎草捣烂,贴涌泉、关元穴。(《泉州本草》)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莎草
拼音
Suō Cǎo
英文名
Herb of Nutgrass Galingale
别名
莎随、薃侯、莎、地毛、回头青、野韭菜、隔夜抽、地沟草、小三棱、米珠子、缩缩草、地贯草、猪鬃草、地糕草、吊马棕、土香草、猪毛青、W
出处
出自《名医别录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莎草料植物莎草的茎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perus rotundus L.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莎草,多年生草本,高15-95cm。茎直立,三棱形;根状茎匍匐延长,部分膨大呈纹外向型形,有时数个相连。叶丛生于茎基部,叶鞘闭合包于茎上;叶片线形,长20-60cm,芝2-5mm,先端尖,全缘,具平行脉,主脉于背面隆起。花序复穗状,3-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,每个花序具3-10个小穗,线形,长1-3cm,宽约1.5mm;颖2列,紧密排列,卵形至长圆形,长约3mm,膜质两侧紫红色有数脉。基部有叶片状的总苞2-4片,与花序等长或过之;每颖着生1花,雄蕊3;柱头3,丝状。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,三棱状。花期5-8月,果期7-11月。
生境分部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、耕地、路旁水边潮湿处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中南、西南及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等地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,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潮湿环境,耐寒。宜选疏松的砂培土栽培为宜。
栽培技术,用种子或分株繁殖。种子繁殖:4月育苗,按行距5-8cm开浅沟条播上覆一层薄细土。苗高10cm左右,即可按行株距20cm×15cm移植入大田,栽后及时浇水。分株繁殖:时春,将植株挖起穴栽,每穴栽2株,行株距20cm×15cm,栽后浇水。
田间管理,移植成活后应松土除草,追肥,雨季排除积水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凉
归经
肝;肺经
功能主治
行气开郁;祛风止痒;宽胞利痰。主胸闷不舒;风疹瘙痒;痈伴随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煎汤洗浴。
复方
①治痈疽肿毒:鲜莎草洗净,捣烂敷患处。(《泉州本草》)②治水肿、小便短少:鲜莎草捣烂,贴涌泉、关元穴。(《泉州本草》)
各家论述
1.《履巉岩本草》:治皮肤瘙痒,遍体生风。
2.《纲目》:煎饮散气郁,利胸隔,降痰热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