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药大辞典》:羊胡髭草
拼音
Yánɡ Hú Zī Cǎo
别名
羊毛胡子、羊胡子草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。
出处
《江苏药材志》
来源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秆簇生,三棱形,高达40厘米。叶鞘长;叶线形,长3~25厘米,宽1~2毫米;苞片短,筒状,具锈色脉纹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花序具小穗3~6;雄花小穗着生于茎端,鳞片卵状披针形,具锈色脉纹,边缘膜质,雄蕊3;雌蕊小穗侧生,鳞片长圆状卵圆形,具锈色脉纹,先端突出成尖刺。囊苞卵状三棱形,有脉纹,被稀疏柔毛。小坚果三棱形,褐色,柱头3裂。花期2~3月。
生境分部
生于林下山坡或路旁。分布我国东北、华东、华中和西南各地。
化学成分
茎叶含水分11.32%,灰分8.85%,纤维素40.97%。
功能主治
《江苏药材志》:"治湿疮、黄水晶晶及小儿羊须疮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烧灰油调搽,每日2~3次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羊胡髭草
拼音
Yánɡ Hú Zī Cǎo
英文名
Herb of Lanceolate Sedge
别名
关胡须草、羊毛胡子、羊胡子草
出处
出自《江苏药材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莎草科植物披针苔草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rex lanceolata Boott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披针苔草,多年生草本,高10-30cm。根茎粗短,须根多。秆纤细,扁三棱形。叶鞘长,腹面茶褐色。叶片长张形,宽1-3mm,花后延伸。苞片短,筒状,有紫褐色脉纹,顶端不突出,或突出成刺,或略延伸成线状;小穗3-6;雄小穗顶生,长5-10mm,卷状线形;雌小穗数个,倒生,长7-15mm,近长圆形,花疏生;雌花鳞片卵状长圆形,长4-6mm,有紫褐色脉纹,先端锐尖或芒状,边片缘膜质。果囊倒卵状椭圆形,有三棱,长约3.5cm,密被短柔毛,脉明显隆起。先端有极短的喙,喙端近截形。小坚果倒卵状椭圆形,长约2.5mm,三棱形,棱面凹;花柱短,基部增大,柱头3。花、果期3-5月。
生境分部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、山坡或路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河北、山西 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
化学成分
茎叶含水分11.32%,灰分8.85%,纤维素40.97%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燥湿;解毒。主湿疹;黄水疮;小儿羊须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烧灰油调搽。
各家论述
《江苏药材志》:治湿疮、黄水晶晶及小儿羊须疮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