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花蛇
拼音
Bái Huā Shé
来源
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(Gunther)的幼蛇干燥尸体。
性味
甘、咸,温;有毒。
归经
归肝经。
功能主治
祛风,通络,止痉。用于风湿顽痹,麻木拘挛,中风口歪,半身不遂,抽搐痉挛,破伤风,麻风疥癣,瘰疬恶疮。
用法用量
3~4。5g。研粉吞服1~1。5g。
备注
(1)对风湿痹痛、筋脉拘急等症,可配伍豨签草、独活、威灵仙等药同用;治口眼喎斜、语言蹇涩,或筋脉挛急、肌肉麻痹等症,可与全蝎、当归、羌活、白芷等配伍应用,或浸酒服。治破伤风,痉挛抽搐及小儿惊风痉厥,配伍乌梢蛇、蜈蚣等药同用。此外,白花蛇又可用于痲疯,疥癣,具有祛风攻毒之效,可与乌梢蛇、雄黄等药同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花蛇
拼音
Bái Huā Shé
出处
《开宝本草》
来源
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或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幼蛇等除去内脏的全体。
①五步蛇
多于夏季捕捉,一般用长竹竿和铁丝做成套索捕取。捕得后,剖腹除去内脏,盘成圆形,用竹片撑开后焙干,或不用竹片撑开,直接焙干。商品统称为"大白花蛇"。撑开焙干者又称为"蕲蛇鲞";直接焙干者称为"蕲蛇棍"。
②银环蛇
于夏季捕捉幼蛇,剖腹除去内脏,盘成圆形,用竹签撑开后焙干。商品称为"金钱白花蛇"。
原形态
①五步蛇又名:褰鼻蛇(《开宝本草》),蕲蛇(《纲目》),百步蛇、盘蛇、棋盘蛇、五步跳、龙蛇、尖吻蝮。
全长54~180厘米.头大、扁平,呈三角形,如犁铲状。尾端侧扁、尖锐。吻鳞和鼻间鳞向上突出;吻鳞之长为宽的2倍。前额鳞大,略呈五角形,额鳞较小;颅顶鳞比眼上鳞大。鼻孔大,开口于2鼻鳞之间。后鼻鳞向内凹入呈弧形。眼前鳞2片,眼后鳞1~2片,眼下鳞1片。前颞鳞2片,后颞鳞4~5片。上唇鳞7片,其中第3、4片最大;下唇鳞9~11片,前3片与前颏鳞相接。,体鳞有显着起棱,成23~21~17行。腹鳞157~171片,肛鳞单一,尾下鳞40~60对,其前端的1~10片常不成对。体背面灰褐色,两侧有"∧"形大斑纹24个,斑纹暗褐色,边缘浓褐色,其顶点常在背中线上相接,将背面隔成斜方块形,头顶暗黑色,头侧灰黄色,上唇下缘有灰褐色不规则小斑点,吻端尤多。眼前鳞至口角,有一大形黑褐色斑。腹面黄白色,两侧有直径约2鳞左右的黑色圆斑。
栖于山地森林中,常盘居落叶下或岩洞内,行动缓慢。多以鸟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。唾腺中具强烈的出血性及溶血性毒。分布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本动物的头部(荆芥 )、眼睛(白花蛇目睹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②银环蛇,又名:银报应、寸白蛇、多条金甲带、白节蛇、手巾蛇、断肌甲。
全长30~160厘米。头小,尾细长而尖。吻鳞宽大于高;鼻间鳞宽约为其长的1.5倍;前额鳞宽大于长,长为鼻间鳞长的2倍;颧鳞长稍大于宽;眼上鳞的长约和前额鳞长相等;颅顶鳞长约为额鳞与前额鳞之和。鼻孔椭圆形,开口于2鼻鳞之间。眼小,眼前鳞1片,眼后鳞2片,无颊鳞。前颞鳞1~2片,后颞鳞2片。上唇鳞7片,第3、4两片入眼;下唇鳞7片,前4片与前颊鳞相接。体鳞光滑,15行;背中央的一行鳞片特别大,呈六角形。腹鳞198~218片。肛鳞单一,尾下鳞单行,40~53片。体背面黑色或蓝黑色,有宽约1鳞左右的白色环带斑纹37~61个。头顶深紫褐色。腹面白色而略有灰褐色小斑点。尾部腹面紫褐色,白色环带也很明显。
栖于平原、山地、水边等草丛中,亦常侵入人家屋内。多夜间活动,以鱼,蛙、蛇、鼠等动物为食。唾腺中具强烈的神经性毒。
分布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状
①大白花蛇
干燥体卷成圆盘形,头在中央,盘径18~25厘米,蛇体直径约3厘米。头呈三角形而扁平,鼻尖向上,口较宽大,俗称"龙头虎口",上颚有长毒牙。背部棕褐色,密被菱形鳞片,有纵向排列的24个方形灰白色花纹,习称"方胜纹"。腹部白色,鳞片较大,杂有多数黑斑,习称"念珠斑"。尾渐细,末端呈三角形,角质,习称"佛指甲"。腹内部黄白色,脊椎骨突出显着,两侧具多数肋骨。气微腥,味微咸。以身干、个大、头尾齐全、花纹斑点明显者为佳。主产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
②金钱白花蛇(《饮片新参》)
又名:小白花蛇、金钱蕲蛇、金钱蛇。干燥体甚小,亦卷成圆盘形。头在中央,尾细,纳于口内。盘径约3.5厘米,蛇体直径仅4毫米左右。背部黑棕色,有光泽,具多数白色环纹,并有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。腹部黄白色。气微腥。以身干、头尾齐全、色泽光亮者为佳。主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蛇毒中含有凝血酶样物质、酯酶及3种抗凝血物质。凝血酶样物质是一种糖蛋白(含13%糖),分子量约为33500。
银环蛇蛇毒中的α环蛇毒素,是一种神经毒,已分离提纯;分子量约8000;是74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,有5个双硫键。毒液中尚含胆碱酯酶、蛋白酶、ATP酶,5-核苷酸酶、磷酸二酯酶、磷脂酶A及透明质酸酶等酶,但与毒性没有联系。
炮制
大白花蛇:砍去头尾,温水润软,切成方块,晒干;或用黄酒润透后除去皮骨,晒干。(每白花蛇100斤,用黄酒50斤)
金钱白花蛇:刷去灰屑,除去头尾即可;或用适量黄酒润透后晒干。
①《本草图经》:"白花蛇,有大毒,头尾各一尺尤甚,不可用,只用中断干者。以酒浸去皮骨炙过收之,不复蛀坏。"
②《纲目》:"按《圣济总录》云,凡用花蛇,春、秋酒浸三宿,夏一宿,冬五宿,取出炭火焙干。如此三次,以砂瓶盛,埋地中一宿,出火气,去皮骨,取肉用。"
性味
甘咸,温,有毒。
①《开宝本草》:"味甘咸,温,有毒。"
②《本草图经》:"有大毒。"
归经
入肝、脾经。
①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入肺、肝二经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脾经。"
功能主治
祛风湿,透筋骨,定惊搐。治风湿瘫痪,骨节疼痛,麻风,疥癞,小儿惊风搐搦,破伤风,杨梅疮,瘰疬恶疮。
①《雷公炮炙论》:"治风。"
②《药性论》:"主治肺风鼻塞,身生白癜风、疬疡、斑点及浮风瘾疹。"
③《开宝本草》:"主中风湿痹不仁,筋脉拘急,口面歪斜,半身不遂,骨节疼痛,大风疥癞及暴风瘙痒,脚弱不能久立。"
④《纲目》:"通治诸风,破伤风,小儿风热,急慢惊风,搐搦,瘰疬漏疾,杨梅疮,痘疮倒陷。"
⑤《本草汇》:"治癞麻风,白癜风,髭眉脱落、鼻柱塌坏者;鹤膝风,鸡距风,筋爪拘挛,肌肉消蚀者。"
⑥《玉楸药解》:"通关透节,泄湿驱风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8~1.5钱;浸酒、熬膏或入丸、散。
注意
阴虚内热者忌用。
①《本草经疏》:"中风口面歪斜、半身不遂,定缘阴虚血少内热而发,与得之风湿者殊科,非所宜也。"
②《本草从新》:"唯真有风者宜之,若类中风属虚者大忌。"
③《得配本草》:"虚弱者禁用。"
④《本草求真》:"忌铁。"
复方
①冶中风伤酒,半身不遂,口目歪斜,骨节疼痛,及年久疥癣、恶疮、风癞诸症:白花蛇一条(以酒洗润透,去骨刺,取肉四两),羌活二两,当归身二两,天麻二两,秦艽二两,五加皮二两,防风一两。各锉匀,以生绢袋盛之,入金华酒坛内悬起安置,入糯米生酒醅五壶浸袋,箬叶密封,安坛于大锅内,水煮一日,取起,埋阴地七日,取出。每饮一、二杯。仍以滓日干碾末,酒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用煮酒吞下。切忌见风、犯欲,及鱼、羊、鹅、面发风之物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白花蛇酒)
②治疠疾手足麻木,毛落眉脱,遍身疮疹,皮肤瘙痒,抓之成疮,及一切疥癣风疾:白花蛇、乌梢蛇各一条(酒浸二、三日,去骨取肉,日干),土桃蛇一条(酒浸二、三日,去骨取肉,日干),苦参一斤(研取头末四两)。上为细末。以皂角一斤,锉长寸许段,无灰酒浸一宿,去酒,以新水一碗,揉取浓汁,去渣,银石器内熬膏;和前末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六、七十丸,煎防风通圣散送下,粥饭压之,日三服,三日浴以大汗出为应,再三日又浴取大汗,三浴乃安。(《医学正传》愈风丹)
③治大风病:白花蛇、乌梢蛇各取净肉二钱(酒炙),雄黄二钱,大黄五钱。为末,每服二钱,白汤下,三日一服。(洁古·白花蛇散)
④治疥癞遍体,诸药不能及者:生白花蛇,取中剂断,火烧一大砖令通红,沃醋令热气蒸,便置蛇于上,以盆覆宿昔,如此三过,去骨取肉,芼以五味,令过熟,与病者顿啖之,瞑眩一昼夕乃醒,疮庀随皮便退。(《本草图经》)
⑤治风瘫疠风,遍身疥癣:白花蛇肉四两(酒炙),天麻七钱半,薄荷、荆芥各二钱半。为末,好酒二升,蜜四两,石器熬成膏。每服一盏,温汤服,日三服。急于暖处出汗。十日效。(《医垒元戎》驱风膏)
⑥治诸风疠癣:白花蛇一条,酒润,去皮骨,取肉,绢袋盛之,蒸糯米一斗,安曲于缸底,置蛇于曲上,以饭安蛇上,用物密盖,三七日取酒。以蛇晒干为末,每服三,五分,温酒下。仍以浊酒并糟作饼食之尤佳。(《瑞竹堂经验方》白花蛇酒)
⑦治破伤风,项颈紧硬,身体强直:蜈蚣一条(全者),乌蛇(项后取)、白花蛇(项后取)各二寸(先酒浸,去骨并酒炙)。上三味为细散。每服二钱至三饯匕,煎酒小沸调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定命散)
⑧治脑风头痛时作及偏头疼:地骨皮一分,白花蛇(酒浸,炙,去皮、骨)、天南星(浆水煮软,切,焙)各一两,荆芥穗二两,石膏(研,飞过)二两。上五味捣研为散。每服一钱匕,入腊茶一钱,汤点服,食后临卧。(《圣济总录》地骨皮散)
⑨治九漏瘰疬,发于项腋之间,憎寒发热,或痛或不痛:白花蛇(酒浸软,去皮、骨,焙干)二两,生犀(镑)半钱,黑牵牛半两(半生半炒),青皮半两。上为末。每服二钱,腻粉半钱,研匀,五更,糯米次调下,巳时利下恶物。更候十余日,再进一服。忌发风壅热物。如已成疮,一月可效。(《三因方》白花蛇散)
⑩治杨梅疮,先服发散药后服此:花蛇肉(酒炙)、龟板(酥炙)、穿山甲(炙)、蜂房(炙)、轻粉、朱砂各一钱。为末,红枣肉捣丸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冷茶下,日三。忌鱼肉。服尽即愈,后服土茯苓药调之。(《纲目》俗传白花蛇丸)
⑾治营卫不和,阳少阴多,手足举动不快:白花蛇(酒煮,去皮骨,瓦焙,取肉)一两,天麻、狗脊各二两。为细末,以银盂盛,无灰酒一升浸之,重汤煮稠如膏,银匙搅之,入生姜汁半杯,同熬匀,瓶收。每服半匙头,用好酒或白汤化服,日二次。(《鸡峰普济方》白花蛇膏)
⑿治大人小儿疮子倒黡:白花蛇一两(连骨,火炙令干,勿焦),大丁香二十一枚。上为细末。每服一钱,小儿半钱,以水解淡洒调下。(《奇效良方》白花蛇散)
备注
此外,广东、广西尚以游蛇科百花锦蛇,除去内脏的全体作白花蛇入药。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