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皮果核
拼音
Huánɡ Pí Guǒ Hé
别名
黄皮核(《岭南采药录》)。
出处
《本草求原》
来源
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种子。夏、秋间采,鲜用或晒干。
生境分部
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状
干燥的种子呈扁平卵圆形,长11~14毫米,宽8~9毫米,厚3~4毫米;先端略尖而稍弯向一侧,基部圆钝,基部1/3呈棕色,较甲滑,上部2/3呈棕黄色,具不规则的皱纹;种脐位于先端,近椭圆形;合点位于基部,与种脐同一侧面;种脊略突起,自种脐通向合点;种皮薄而脆,往往破碎脱落;子叶二枚,土黄色,肥厚,质脆,易折断,断面较平;胚极小,无胚乳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油量53.21%。
性味
①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辛微苦,性温,无毒。"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苦辛,微温。"
功能主治
理气,散结,止痛,解毒。治胃痛,疝气,疮疖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治疝气。"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治胃痛,外敷治蛇伤。"
③《广西中药志》:"行气,淌滞,散结。治食滞胃痛,睾丸肿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4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胃痛,腹部痉挛性疼痛:黄皮果核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小儿头上疮疖:黄皮果核,水磨涂。(《本草求原》)
③治百足咬伤:黄皮核,捣烂敷之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黄皮果核
拼音
Huánɡ Pí Guǒ Hé
英文名
Seed of Chinese Wampee
别名
黄皮核。
出处
出自《本草求原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 (Lour.)Skeels的种子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ausena lansium (Lour.)Skeels [Quinaria lansium Lour.]
采收和储藏:7-9月采摘成熟的果实,剥取种子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黄皮 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12m。幼枝、花轴、叶轴、叶柄及嫩叶下面脉上均有集生成簇的丛状短毛及长毛,有香味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;小叶柄长4-8mm;小叶片5-13,顶端1枚最大,向下逐渐变小,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6-13cm,宽2.5-6cm,先端锐尖或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,不对称,边浅波状或具浅钝齿。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枝扩展,多花;萼片5,广卵形;花瓣5,白色,匙形,长不超过5mm,开放时反展;雄蕊10,长短互间;子房上位,5室,密被毛。浆果球形、扁圆形,长1.2-3cm,淡黄色至暗黄色,密被毛。种子绿色。花期4-5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部
生态环境:多为栽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状
性状鉴别 种子呈扁卵圆形,长1.1-1.6cm,宽8-9mm,厚3-4mm,表面较光滑,基部1/3呈棕色,较平坦,上部2/3呈棕黄色,具不规则皱纹。种脐位于顶端略尖而稍弯向一侧,近椭圆形,合点位于圆端,与种脐同一侧面。种脊略突起,向种脐通向合点。种皮薄而脆,多破碎脱落。子叶2,土黄色,肥厚。质脆,易折断。断面黄白色。气微,味辛、微苦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油量53.12%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微温
归经
肺;胃;肝经
功能主治
行气止痛;解毒散结。主食滞胃痛;气滞脘腹疼痛;疝痛;睾丸肿痛;痛经;小儿头疮;蜈蚣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捣烂敷。
复方
①治胃痛,腹部痉挛性疼痛: 黄皮果核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②治小儿头上疮疖: 黄皮果核,水磨涂。(《本草求原》)③治百足咬伤:黄皮核,捣烂敷之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各家论述
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治疝气。
2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治胃痛,外敷治蛇伤。
3.《广西中药志》:行气,消滞,散结。治食滞胃痛,睾丸肿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