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大全网
快速导航

泡桐木皮的功效与作用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泡桐木皮

拼音

Pào Tónɡ Mù Pí

出处

《陕西中草药》

来源

为紫葳科植物灰楸的树皮。全年可采,剥取枝皮,晒干。

原形态

落叶乔木,高可达15米。树皮粗糙,灰褐色至灰白色,有纵纹及裂隙,并有少数圆形突起的皮孔;幼枝灰褐色,有星状毛。叶对生,卵形,长7~12厘米,先端长尖,基部圆形或略为心形,在幼树上常为3裂,上面稍有毛,下面毛较密;叶柄长。总状花序顶生,有花7~15;淡红色或淡紫色;花冠钟形,2唇形,上唇2裂,下唇3裂,喉部有紫褐色斑点。

生境分部

生于高山之山坡或山谷中。分布河南、陕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区。

性味

苦,平。

功能主治

清热,止痛,消肿。治风湿潮热,肢体困痛,关节炎,浮肿,热毒,疥疮。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摘录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泡桐木皮

拼音

Pào Tónɡ Mù Pí

英文名

Bark of Farges Catalpa

出处

出自《陕西草药》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紫葳科植物灰楸的树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talpa fargesii Bur.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剥取树皮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

灰楸 乔木,高达25m。幼枝、花序、叶柄均有分枝毛。树皮粗糙,灰褐色至灰白色,有纵纹及裂隙,并有少数圆形突起的皮孔。叶对生;叶柄长3-10cm;叶柄长3-10cm;叶片厚纸质;卵形或三角状心10-13cm,宽10-13cm,先端渐尖,基部截形或微心形,侧脉4-5对,基部有3出脉,叶幼时表面微有分枝毛,背面较密,以后变无毛。顶生伞房状总状花序,有花7-15朵;花萼2裂至近基部,裂片卵圆形;花冠淡红色至淡紫色,状,长约3.2cm;雄蕊2,内藏,退化雄蕊3枚,花丝着生于花冠基部;花柱丝形,长约2.5cm,柱头2裂,子房2室,胚珠多数。蒴果细圆柱形,下垂,长55-80cm,果片革质,2裂。种子椭圆状线形,薄膜质,两端具丝状种毛,连毛长约5-6cm。花期3-5月,果期6-11月。

生境分部

生态环境:生于村庄边、山谷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

味苦;性平

归经

肝经

功能主治

清热除痹;利湿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潮热;肢体痛;浮肿;热毒疮疥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摘录

《中华本草》

按名称首字母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