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大全网
快速导航

香榧草的功效与作用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香榧草

别名

须须草

原形态

一年生草本。秆丛生,直立或基部倾匍,高10~100厘米,长短不齐。叶片线形,长3~26厘米,宽3~5毫米,边缘粗糙;叶鞘无毛;叶舌干膜质。圆锥花序狭长,长约为秆的1/2或超过之;小穗含花3~6朵,长不超过2毫米,卵圆形,淡绿色至淡紫色,小穗轴逐节断落;颖卵圆形,先端钝;外稃草质,无,具3脉,内稃较短;雄蕊2。颖果红棕色,倒卵圆形。花期8~9月。

生境分部

生于田野、路旁及河边低湿地。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及西南等地。

性味

咸,平。

功能主治

清热凉血。治咳血,吐血。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~2两。

摘录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香榧草

拼音

Xiānɡ Fěi Cǎo

英文名

all-grass of Japanese Lovegrass

别名

须须草

出处

出自《贵州草药》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鲫鱼草的全草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agrostis japonica(Thunb.)Trin.[Poajaponica Thunb.]
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晒干。

原形态

乱草,一年生草本。秆丛生,直立或基部膝曲,高30-100cm,具3-4节。叶鞘疏松裹茎,光滑,大多长于节间;叶舌长约0.5mm,截平,干膜质;叶片长19-26cm,宽3-5mm;扁平或基部稍内卷,粗糙或背面光滑无毛。圆锥花序长圆形,长6-15cm,其长度超过植株的一半,宽2-6cm,分枝细弱,簇生或近于轮生;小穗卵圆形长1.5-2mm,含4-8小花,成熟后变为紫色,自小穗轴由上而下的逐节断落;颖近于相等,卵圆形,长0.5-0.8mm,先端钝,具1脉:外稃卵圆形,先端钝,长0.8-1mm,侧脉明显,内稃与外稃几相等长,先端为3齿,具2脊,脊上疏具短纤毛;雄蕊2,花药长约0.2mm。颖果棕红色,倒卵形,长约0.5mm。花、果期6-11月。

生境分部

生态环境:生于田野路旁、河边及潮湿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以南和西南地区。

性味

咸;平

功能主治

凉血止血。主咳血;吐血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
各家论述

《贵州草药》:清热凉血。

摘录

《中华本草》

按名称首字母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