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大全网
快速导航

葡萄的功效与作用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葡萄

拼音

Pú Tɑo

别名

索索葡萄、草龙珠、葡萄秧

来源

葡萄科葡萄属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.,以果、根、藤入药。秋季采,晒干或鲜用。

性味

果:甘,平。

功能主治

果:解表透疹,利尿,安胎。用于麻疹不透,小便不利,胎动不安。

根、藤:祛风湿,利尿。用于风湿骨痛,水肿;外用治骨折。

用法用量

果、根、藤0.5~1.5两;外用鲜根适量,手法复位后,捣烂敷患处。

备注

(1)玫瑰香葡萄秧:为玫瑰香葡萄每年利用修剪下来的藤、叶、梢作药用,制成注射剂,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,效果较好。同时对三叉神经的剧烈疼痛也有缓解作用。注射剂每毫升相当1克新鲜葡萄秧,每支2毫升,肌肉注射,每次注射1支,每日1次或遵医嘱,两周为一个疗程。

摘录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葡萄

拼音

Pú Tɑo

别名

龙珠(《纲目》),山葫芦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。

出处

《本经》

来源

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。夏末秋初果熟时采收,阴干。多数制成葡萄干用。

原形态

高大缠绕藤本,幼茎秃净或略被绵毛。叶纸质,互生,圆形或圆卵形,宽10~20厘米,常3~5裂,基部心形,边缘有粗而稍尖锐的齿缺,下面常密被蛛丝状绵毛;叶柄长达4~8厘米。花杂性,异株,圆锥花序大而长,与叶对生;花序柄无卷须;萼极小,杯状,全缘或不明显的5齿裂;花瓣5,黄绿色,先端粘合不展开,基部分离,开花时呈帽状整块脱落;雄蕊5;花盘隆起,由5个腺体所成,基部与子房合生;子房2室,每室有胚珠2,花柱短,圆锥形。浆果卵圆形至卵状矩圆形,富汁液,熟时紫黑色或红而带青色,外被蜡粉。花期6月。果期9~10月。

生境分部

长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栽培,主要产于新疆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山东等地。产新疆。

性状

琐琐葡萄:干燥的果实外皮红褐色,小颗粒,果皮有皱纹,味甜。以色红褐、粒整齐、无杂质者为佳,粒瘦破烂者为次。

化学成分

葡萄含葡萄糖、果糖,少量蔗糖、木糖,石酸、草酸、柠檬酸、苹果酸。又含各种花色素的单葡萄糖甙和双葡萄糖甙。每100克含蛋白质0.2克,钙4毫克,磷15毫克,0.6毫克,胡萝卜素0.04毫克,硫胺素0.04毫克,核黄素0.01毫克,尼克酸0.1毫克,维生素C 4毫克。

葡萄皮含矢车菊素、芍药素、飞燕草素、矮牵牛素、锦葵花素、锦葵花素-3-β-葡萄糖甙。

种子含油量9.58%。又含焦性儿酚、没食子儿茶精、没食子酸盐等。

药理作用

在作用方面葡萄有某种维生素P的活性。种子油15克口服可降低胃酸度;12克可利胆(胆绞痛发作时无效);40~50克有致泻作用。叶、茎有收敛作用,但无抗菌效力。

性味

甘酸,平。

①《本经》:"味甘,平。"

②孟诜:"甘酸,温。"

③《纲目》:"甘涩,平,无毒。"

归经

入肺、脾、肾经。

①《得配本草》:"入手太阳经。"

②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肾。"

③《本草再新》:"入脾、肺二经。"

功能主治

补气血,强筋骨,利小便。治气血虚弱,肺虚咳嗽,心悸盗汗,风湿痹病,淋病,浮肿。

①《本经》:"主筋骨湿痹,益气倍力,强志,令人肥健耐饥,忍风寒。可作酒。"

②《别录》:"逐水,利小便。"

③《药性论》:"除肠间水气,调中治淋,通小便。"

④《本草图经》:"治时气发疮疹不出者,研酒饮。"

⑤《滇南本草》:"大补气血,舒筋活络,泡酒服之。治阴阳脱症,又治盗汗虚证。汁,治咳嗽。"

⑥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"治痘症毒,胎气上冲,煎汤饮之即下。"

⑦《百草镜》:"治筋骨湿痛。利水甚捷,除遍身浮肿。"

⑧《本耳再新》:"暖胃健脾,治肺虚寒嗽,破血积疽瘤。"

⑨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补气,滋肾液,益肝阴,强筋骨,止渴,安胎。"

⑩《新疆药材》:"解毒,散表。"

⑾《陆川本草》:"滋养强壮,补血,强心利尿。治腰痛,胃痛,精神疲惫,血虚心跳。"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、捣汁或浸酒。

注意

①孟诜:"不堪多食,令人卒烦闷眼暗。"

②《本经逢原》:"食多令人泄泻。"

③《医林纂要》:"多食生内热。"

复方

①强肾:琐琐葡萄、人参各一钱。火酒浸-宿,侵晨涂手心,摩擦腰脊,能助膂力强壮,若卧时摩擦腰脊,力能助肾坚强,服之尤为得力。(《本经逢原》)

②治热淋,小便涩少,碜痛沥血:葡萄(绞取汁)五合,汁五合,生地黄汁五合,蜜五两。上相和,煎为稀饧,每于食前服二合。(《圣惠方》葡萄煎)

③除烦止渴:生葡萄捣滤取汁,以瓦器熬稠,入熟蜜少许,同收,点汤饮。(《居家必用率类全集》)

④治吹乳:葡萄一枚,于灯焰上燎过,研细,热酒调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葡萄洒)

⑤治牙龈肿痛,势欲成痈者:葡萄干去核,填满焰硝煅之。焰过,取置地上成炭,研末擦之,涎出,任吐自瘥。(《医级》葡硝散)

备注

葡萄的品种甚多,其中新疆栽培的琐琐葡萄(又名:索索葡萄、豆粒葡萄)在《本草纲目》即有记载,一般认为入药者以该种为佳。

摘录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葡萄

拼音

Pú Tɑo

英文名

European Grape Fruit

别名

蒲陶、草龙珠、赐紫樱桃、琐琐葡萄、山葫芦、菩提子、索索葡萄、乌珠玛、葡萄秋。

出处

1.《名医别录》:葡萄,生陇西五原炖煌山谷。

2.《纲目》:葡萄,其圆者名草龙殊,长者名马乳葡萄,白者名水晶葡萄,黑看名紫葡萄。《汉书》言张骞使西域还,始得此种,而《神农本草》已有葡萄,则汉前陇西旧有,但未入关耳。葡萄折藤压之最易生,春月萌苞生叶,颇似栝楼叶,而有五尖,生须延蔓,引数十丈,三月开小花,成穗,黄白色。乃连着实,星编珠聚,七、八月熟,有紫、白二色,西人及太原、平阳皆作葡萄干,货之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tis vinifera L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果实成熟时采收,鲜用或风干。

原形态

葡萄 高大缠绕藤本。幼茎秃净或略被绵毛;卷须二叉状分枝,与叶对生。叶互生;叶柄长4-8cm;叶片纸质,圆卵形或圆形,宽10-20cm,常3-5裂,基部心形,边缘有粗而稍尖锐的齿缺,下面常密被蛛丝状绵毛;花杂性,异株;圆锥花序大而长,与叶对生,被疏蛛丝状柔毛;花序柄无卷须;萼极小,杯状,全缘或不明显的5齿裂;花瓣5,黄绿色,先端粘合不展开,基部分离,开花时呈帽状整块脱落;雄蕊5;花盘隆起,由5个腺体组成,基部与子房合生;子房2室,花柱短,圆锥形。浆果卵圆形至卵状长圆形,富汁液,熟时紫黑色或红而带青色,外被蜡粉。花期6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境分部

原产亚洲西部。现我国各地普遍栽培。

性状

性状鉴别 本品鲜品为圆形或椭圆形,干品均皱缩,长3-7mm,直径2-6mm,表面淡黄绿色至暗红色。顶端有残存柱基,微凸尖,基部有果柄痕,有的残存果柄。质稍柔软,易被撕裂,富糖质,气微,味甜微酸。

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:外果皮表皮细胞1层,排列整齐切向延长,壁稍厚,外被角质层。中果皮广阔,中果皮内侧细胞有众多草酸钙簇晶,排列成断续的环带。中果皮细胞还有散在的簇晶、柱晶、不规则状的晶体以及棕黄色内含物。果皮外测维管束为外韧型,果实中心的维管来倒转为内韧型,常4个在一起。

化学成分

果含葡萄糖(glucose),果糖(fructose),少量蔗糖(sucrose),木糖(xylose),酒石酸(tartaric acid),果酸(malic acid)。并含各种花色素的单葡萄糖甙和双葡萄糖甙。果皮含矢车菊素(cyanidin),芍药花素(peonidin),飞燕草素(delphinidin),矮牵牛素(petunidin),锦葵花素(malvidin),锦葵花素-3-β-葡萄糖甙(oenin)。此外,本品还含原矢车菊酚低聚物(procyanidol oligomers)。

药理作用

在作用方面葡萄有某种维生素P的活性。种子油15g口服可降低胃酸度;12g可利胆(胆绞痛发作时无效);40-50g有致泻作用。叶、茎有收敛作用,但无杭菌效力。

鉴别

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,加50%乙醇10ml,浸渍30min,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:①取滤液1ml,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2ml,发生棕红色沉淀。(检查还原糖)②纸色谱:用上述滤液点样于新华滤纸(1号),用正丁醇-酸-水(4:1:5)上层液15ml,加甲醇3ml为展开剂,展距15cm,用a-萘酚硫酸试剂显色,显2个蓝色斑点,其中1个与果糖对照品一致。

性味

甘;酸;平

归经

肺;脾;肾经

功能主治

补气血;强筋骨;利小便。主气血虚弱;肺虚咳嗽;心悸盗汗;烦渴;风湿痹痛;淋病;不肿;痘疹不透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捣汁;或熬膏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浸酒涂擦;或捣汁含咽;或研末撒。

注意

1. 孟诜:不堪多食,令人卒烦闷眼暗。

2.《本经逢原》:食多令人泄泻。

3.《医林纂要》:多食生内热。

复方

①强肾: SUOXUO葡萄、人参各一钱。火酒浸一宿,侵晨涂手心,摩擦腰脊,能助力强壮,劳卧时摩擦腰脊,力能助肾坚强,服之尤为得力。 (《本经逢原》)②治热淋,小便涩少,碜痛沥血: 葡萄(绞取汁)五合,藕汁五合,生地黄汁五合,蜜五两。上相和,煎为稀饧,每于食前服二合。 (《圣惠方》葡萄煎)③除烦止渴:生葡萄捣滤取汁,以瓦器熬稠,入熟蜜少许,同收,点汤饮。 (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)④治吹乳: 葡萄一枚,于灯焰上燎过,研细,热酒调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葡萄酒)⑤治牙龈肿痛, 势欲成痈者: 葡萄干去核,填满焰硝煅之。焰过,取置地上成炭,研末擦之,涎出,任吐自瘥。 (《医级》葡硝散)

各家论述

1.《本经》:主筋骨湿痹,益气倍力,强志,令人肥健耐饥,忍风寒。可作酒。

2.《别录》:逐水,利小便。

3.《药性论》:除肠阎水气,调中治淋,通小便。

4.《本草图经》:治时气发疮疹不出者,研酒饮。

5.《滇南本草》:大补气血,舒筋活络,泡酒服之。治阴阳脱症,又治盗汗虚证。汁,治咳嗽。

6.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治痘症毒,胎气上冲,煎汤饮之即下。

7.《百草镜》:治筋骨湿痛。利水甚捷,除遍身浮肿。

8.《本草再新》:暖胃健脾,治肺虚寒嗽,贩血积疽瘤。

9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补气,滋肾液,益肝阴,强筋骨,止渴,安胎。

10.《新疆药材》:解毒,散表。

11.《陆川本草》:滋养强壮,补血,强心利尿。治腰痛,胃病,精神疲惫,血虚心跳。

摘录

《中华本草》

按名称首字母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