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药大辞典》:鳝鱼骨
拼音
Shàn Yú Gǔ
别名
鳝骨(《医林纂要》)。
出处
《本经逢原》
来源
为鳝科动物黄鳝的骨骼。
功能主治
①《本经逢原》:"烧灰,香油调涂流火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治风热痘毒。"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鳝鱼骨
拼音
Shàn Yú Gǔ
英文名
Finless eel bone, Ricefield eel bone
别名
鳝骨
出处
出自《本经逢原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合鳃科动物黄鳝的血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onopterus albus (Zuiew)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捕捉。捕后,去肉取骨,晒干。
原形态
黄鳝,体细长,呈蛇形,向后渐侧扁,尾部尖细。头圆,吻端尖,唇颇发达,下唇尤其肥厚。上下颌及腭骨上部有细齿。眼小,为一薄腊所覆盖。两处鼻孔在腹陪合为一,呈“V”字形。体无鳞。无胸腹鳍,背、臀鳍退化仅留低皮褶,无软刺,都与尾鳍相联合。体色微黄或橙黄,全体满布黑色小点,腹部灰白。
生境分部
生态环境:为底层生活的鱼类,喜栖息于河道、湖泊、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。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,捕食各种小动物。
资源分布: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,各地均有分布。
性味
咸;甘;凉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流火;风热痘毒;臁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烧炭研末;麻油调涂,或敷贴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经逢原》:烧灰,香油调涂流火。
2.《本草再新》:治凤热痘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